刘法鲁的影视剧作品集

更多
  • 已完结
    1983 剧情 大陆

    鼓乡春晓

    导演:葛鑫 庄红胜  编剧:曹玉模  编辑:林朴晔  摄影:臧鸿钧  美术:赵先瑞  作曲:高田  录音:徐锡林  剪辑:陈惠芳  化妆:沈东生 李丁  服装:章根宝  道具:茅善祥  照明:郭金海  绘景:李家骏  拟音:胡伟民  烟火:沈松林  副导演:胡立德  副摄影:陈志庆  布景制作:唐金宝  特技设计:史久铭  特技摄影:顾锦龙  制片主任:沈晔  演奏:上海电影乐团  指挥:王永吉  领唱:任佳珍  独唱:曹新云  女声小组唱: 上海歌剧院合唱队  3主要演员  刘法鲁....丁盈川  金康民.... 高凡德  牛犇 .... 针鼻子  陈青 .... 欧奶奶  严顺开.... 朱瘸子  方青卓.... 欧阳玉莲  翟乃社.... 柳道春  王频 .... 秦曼茹  张伐 .... 省委书记  刘子枫 .... 吴家耕  张复生 .... 吴代表  王延祜 .... 蓝素琴  刘非 .... 梅昌斌  王琪 .... 詹维舟  张芝华 .... 蓝晶晶  胡蔚然 .... 吴代表女人  周国宾.... 叶青山  史淑桂.... 张嫂  王佳妮.... 小妞妮  孟丹 .... 苏萍  参加演出:王晓静 单林根 汪健萍 曹秋根 卞桂琴 李季  1978年,一场严重的旱灾使花鼓之乡——皖南风城地区农民的生活更加艰难了,许多人不得不靠外出打花鼓为生。地委副书记丁盈川从北京高级党校参加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学习归来,立即赶往灾情最严重的柳溪河公社柳巷生产队。  他耳闻目睹了农民背井离乡的惨景,下决心要大胆实践,闯出一条农业改革的新路来。柳巷生产队队长针鼻子在群众的支持下,悄悄搞起了责任制。  花鼓女欧奶奶的女儿欧玉莲和丈夫道春不再流浪他乡,回到队里劳动。被割尾巴工作组打伤了朱瘸子也不再装瘸,他兴冲冲地买了牛。不久,整个生产队的面貌焕然一新。  丁盈川坚决支持这场改革,而地委书记高凡德则畏首畏尾,生怕这样做会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重犯政治错误。在农办主任吴家耕煽动下,高凡德由犹豫观望转向反对针鼻子的作法,柳巷生产队又陷入混乱之中。  玉莲夫妇重新外出流浪,朱瘸子千辛万苦买来的牛也被人拉走了。欧奶奶与朱瘸子冒雨赶到地委,拆说了广大农民要求实行责任制的心愿,被高凡德拒绝。朱瘸子因绝望而投河,幸被救起。  正当这场改革险遭夭折之时,省委书记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与欧奶奶、朱瘸

    鼓乡春晓

  • 已完结
    2007 剧情 大陆

    墓道2007

    故事发生在陕西关中地区。随着深夜的一声爆炸,古墓被炸开,引来了蜂涌而至哄抢的村民,杨乖娃私藏一只编钟,他想借机倒卖出去,不料引来杀身之祸,其女杨秀为完成父亲遗愿,变成一个冷峻妖冶的盗墓贼。文侦队长秦安平负责文物的侦破工作,通过调查得知,文化局的宋若虚是本地最大文物走私盗墓团伙的头目,秦安平与其展开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丧心病狂的宋若虚竟以秦安平儿子的生命相威胁。顶风作案的宋若虚终于进入藏宝密室,发现了价值连城的秦王尊......

    墓道2007

  • HD
    1993 剧情 大陆

    秋收起义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一片白色恐怖弥漫在华夏大地上空。中国共产党于8月7日召开了紧急会议,委派毛泽东前往湖南组织秋收武装暴动。毛泽东决定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将暴动时间定为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和潘心源、陈志安走到张家坊,却被阎仲甫所设的哨卡拦住。几个团丁押着三人走在山路上,毛泽东巧施妙计得以脱身,三人来到铜鼓镇工农革命军第三团集结地。秋收起义终于打响了。工农革命军一路攻下多处要害后遭到敌人包围,因敌强我弱,部队损失惨重。毛泽东仔细思考局势,在会上指出敌我双方实力悬殊,我方应先站稳脚跟,保存实力。随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前往敌人统治力量最为薄弱的罗霄山脉,建立苏维埃政权。部队终于冲破敌人的围剿,毛泽东在几百名战士的簇拥下明确了拉着队伍上井冈的部署,坚定地表示必将打倒蒋介石。

    秋收起义

  • 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