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讲述了惯窃犯叶果尔刑满出狱后,遭到家乡的排斥,没有人欢迎他的回来。只好投靠城郊农场的女友柳芭,他是在监狱时通过书信往来结识的柳芭。虽然柳芭家里的人也不欢迎叶果尔,但他还是想务农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终于如愿成为拖拉机手,成功塑造了叶果尔这个复杂的矛盾体。故事最终以叶果尔死于“老巢”盗窃头子的枪下而结束。 本片获全苏电影节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这是瓦西里·舒克申第一次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是舒克申创作思想趋于成熟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唱,反映出他对哲理性的追求。
影片鲜明而真实地表现了1942年夏季苏军在顿河草原上的保卫战:一支团队在撤退途中,奉命占领一个小村后面的十字路口的高地。主人公在战前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战争使他们聚集到了一起。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这支团队完成了占领高地的任务,保住了团队的旗帜,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伤亡十分严重。
根据亚历山大·普希金的同名戏剧改编,讲述沙皇鲍里斯·戈东诺夫的传奇故事,他于1598年-1605年统治俄罗斯。
影片根据旧俄剧作家亚历山大·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戏剧《没有陪嫁的新娘》改编。 才貌双全的拉丽沙是城里许多人追求的对象,她的母亲想把她嫁给有钱人,从而自己过上好日子,拉丽沙倾心于大富豪巴拉托夫,并委身于他,但后者已与一个以金矿为陪嫁的小姐订婚,就在拉丽沙失望之际,她倒在了不曾爱过的未婚夫的枪口下。 本片曾于1985年获全苏影业最佳故事片、最佳摄影、最佳作曲、最佳男主角奖。俄罗斯大导演和演员米哈尔科夫在片中的表演和演唱都异常精彩。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民谣歌手安德烈·彼得罗夫为该片谱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