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记录片作品集
更多-
冲天2015
-
HD
大侠胡金铨
《大侠胡金铨》将分为两集上映: 第一部曲——《先知曾经来过》:以编年史的方式逐部介绍胡导演的经典电影,让观众感受他的电影魅力,并透过重要学者及影评人们解析电影美学,再加上和胡导演合作过的重量级影人如徐枫、郑佩佩、王童、徐克、吴宇森、洪金宝等,一一分享当时的回忆与细节,逐步揭露胡导演的电影方法、美学风格,和他投入艺术之风范与疯魔行径。 第二部曲——《断肠人在天涯》:细说从头讲述胡金铨飘泊一生无以为家的宿命,从北京、台湾、香港到美国,这样的宿命如何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如何影响他的艺术生命轨迹。尤其在他晚年仍努力企图创作拍片,却一直壮志未酬的岁月,并非大家所想像风光。他是个创造时代的人,也是个在大时代翻转中,时不予我的孤独英雄。 片中并透过胡金铨一手栽培,也是《龙门客栈》《侠女》男主角石隽的脚步,重返当年拍摄场景,让镜头仿佛穿越时空,闪回当年的点点滴滴。侠客老矣,却不放弃追寻五十年的恩师记忆,如师如父,情谊真挚。 ★ 电影大师胡金铨是影坛的武侠巨擘,一生作品不多,但开创全新武侠电影手法,作品奠定武侠电影的类型 ★ 《寻找背海的人》导演林靖杰记录了胡金铨的导演养成,探讨他的电影美学及他对电影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 第一部曲集合曾与胡金铨合作影人石隽、吴宇森、徐克、洪金宝、许鞍华、徐枫、郑佩佩、王童及影评人焦雄屏、闻天祥、黄建业等人回忆访谈 ★ 第二部曲从北京、香港、台湾到美国,发掘生活对胡金铨作品的影响,去理解胡导演如何成为一位独特的艺术家 ★ 罕见从胡金铨的亲人、亲近友人口中回忆一代大师的生活点滴,让观众更了解他的一生及创作
大侠胡金铨
-
火力全开2016
-
5月天诺亚方舟
-
我心我行
-
HD
数电影的人
电影,一项百年前兴起的新科技,没人料到纪录它的材料——胶卷,会在这个时代濒临绝种,被数位潮流给取代。胶卷,在温度18-22度与溼度55度的环境下尚能生存6、70年,但当它暴露在缺乏恒温恒湿的环境里胶卷随时可能开始发酸,影像随之裂解、溶出,而记载在上面的一切记忆也就无法再被唤醒。 台湾有一群人,正参与在这场时间竞赛中,他们隐身于「新加坡工业园区」的片库,这裡一万七千多部的胶卷与百万件的电影文物,成为他们的精神粮食,他们日复一日的在裡头穿梭,带著疑问、带著学习、带著信念。他们在做的,是唤醒这些长年被忽略的胶卷,进而拼凑出那些不复存在的社会氛围和遥远的生活样貌。而这些片库时光,就是电影典藏与胶卷修复者们的日常。
数电影的人
-
大陆寻奇
-
诊所
-
苹果的滋味
-
HD
守护黑面琵鹭
1992年歲末,一群黑面琵鷺在台南七股遭到不明人士惡意槍殺,引發全台民眾高度矚目。當時奉派採訪的攝影家王徵吉,自此也走上長達三十年的守護黑面琵鷺之路。在當年,全世界黑面琵鷺的總數只有不到300隻,這個瀕危物種獲得來自許多國家的關注。 不同領域的愛鳥人,以跨國合作的用心,為開拓黑面琵鷺的生存空間披荊斬棘。其中的奉獻者包括學者、繪本作家、賞鳥人、基層公務員、養殖業者,以及更多的無名英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房黑面琵鷺故事。而專情黑面琵鷺三十年的王徵吉,即使經歷喪妻、罹癌等生命逆境,也仍不改其志。如今,全球黑面琵鷺數量已經超越6000隻,但牠們並非就此高枕無憂,保育之路仍然持續繼續下去…。
守护黑面琵鹭
-
我们这样拍电影
-
HD
寻找神话之鸟
等待一甲子,传说般的神话之鸟现身 顶着黑色羽冠、前端像沾到黑色墨水的橘色嘴喙、一身浅灰白色羽毛,这种在1861年被人类命名以来,就鲜少见到其踪影的燕鸥,究竟只是个神话,还是真实存在世界上? 2000年,一次底片调光机的故障,让生态摄影师梁皆得,在马祖意外发现60几年前被认为绝种的黑嘴端凤头燕鸥。自此,对这传说中「神话之鸟」怀有梦想的人们,穿梭在亚洲各国沿海,以及无数个无人小岛之间,有时遭遇大雨风浪,有时冒着跌入大海的危险,只为了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寻找神话之鸟二十年,它们的数量从八只,到现在约一百只,仰赖迁徙路径上,各国的保育行动。然而,每年夏天台风对繁殖地的侵袭,捡鸟蛋、海洋垃圾、鱼类资源减少等自然与人为破坏,仍然对黑嘴端凤头燕鸥的生存造成庞大威胁。梁皆得跟随各国学者专家,纪录着黑嘴端凤头燕鸥、当地热爱这些鸟类的人们,以及自然环境三者所相互交织的故事。
寻找神话之鸟
-
正片
撼山河 撼向世界
陳明章,年輕時接觸西洋音樂,從披頭四到鮑伯狄倫,常常拿著一把吉他就自學自彈唱著,在那時臺灣戒嚴封閉的社會風氣中,沈浸在音樂裡的他感受到快樂與自由,因此立志成為音樂人。後來,遇見了陳達的月琴吟唱深受感動,決定回頭踏尋臺灣土地,認識這塊土地傳唱的歌謠樂音,於是環臺拜師學藝傳統戲曲音樂,融會貫通於創作上,寫出了許多屬於臺灣自己的音樂與故事⋯⋯。 邀請您一起進入陳明章的內心和生活,在他的創作歷程中從國際電影配樂一直到歌曲、舞台劇等等的音樂產出心路歷程,同時也在片中的一首首歌曲中感受到臺灣的從戒嚴到解嚴,從專制到民主的社會氛圍演進,一起流動搖曳結合在時代與社會的氛圍裡,連結著我們的對於臺灣這片土地的共同記憶。
撼山河 撼向世界
-
HD
助守在异乡
A busy Nanny School in Indramayu (West Java) is preparing hundreds of women each year for life as domestic workers abroad. Help is on the way? explores the various characters that undertake the required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following them from the village to the school, into Jakarta and eventually working abroad in Taiwan. We also explore the role of the agents, teachers and personnel at the school. It is at times an emotional journey but also funny, enlightening and a little competitive, offering a unique insight into a lifestyle not often seen on screen.
助守在异乡
-
翡翠之城
-
十四颗苹果
-
男人与他的海
-
HD
十二夜
九把刀首次監製的電影,与演员隋棠兼任出品人。 一個叫Raye的女新導演拍的一部推廣「以領養代替購買」的精神,去幫助處境可憐的流浪狗的影片。 之所以這支影片叫「十二夜」,是因為在台湾每一隻狗被捕捉進收容所後,法律保障這些狗狗有十二天的時間等待原主人找回、或被新主人領養,過了十二天,就會被安樂死。 很不幸,許多狗狗根本捱不過這十二天,因為在收容所裡極端殘酷的環境根本不允許。 本片記錄了許多狗狗被捕捉到收容所驚慌失措的那一刻,直到他們離開收容所的最後一刻……不管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離開。 九把刀:「十二夜」影片救援計畫,希望你成為我們的天使!%E3%80%8C%E5%8D%81%E4%BA%8C%E5%A4%9C%E3%80%8D%E5%BD%B1%E7%89%87%E6%95%91%E6%8F%B4%E8%A8%88%E7%95%AB%EF%BC%8C%E5%B8%8C%E6%9C%9B%E4%BD%A0%E6%88%90%E7%82%BA%E6%88%91%E5%80%91%E7%9A%84
十二夜
-
HD
看见台湾
1997年京都议定书公布以来,世界各国针对环境、生态的相关电影陆续发表。而台湾终于推出第一部在戏院上映,以全高空拍摄的画面,讲述台湾环境现况的电影。由侯孝贤监製,国内空拍摄影师齐柏林导演、摄影,吴念真为影片旁白,以《赛德克‧ 巴莱》得到金马奖原创音乐的何国杰配乐。透过飞行在高空的专业摄影设备,我们会看见从未以如此高度和角度所呈现出来的台湾。 从高山、海洋、湖泊、河流、森林、稻田、鱼塭、城市等景观,我们看见台湾是如此美丽,但也看到各种环境面对人们的开发而造成的改变、破坏和伤害。土地累积了一道道的疤痕、海洋沉淀了一层层的污染。透过各个不同主题章节的串连,我们化作飞鸟,一起看见台湾,一起去看这个岛屿的美丽与哀愁。
看见台湾
-
妈祖游台湾
-
不能戳的秘密2国家机器
-
正片
我的儿子是死刑犯
死刑犯 A,殺害好友後勒贖。死刑犯陳昱安,砍殺 父親 111 刀。死刑犯鄭捷,於捷運上隨機殺人。「死 刑犯」是司法給他們的一個標籤,但這三個人作為 人的身分卻為人漠視,而至親所背負之痛,更從來 無人知曉⋯⋯。 曾以紀錄片《起點》、《我無罪,我是鄭性澤》長 期關注司法議題的導演李家驊,這次選擇了三位犯 行各異的死刑犯為主角,有人尚在服刑,有人在獄 中自戕身亡,有人已遭到槍決伏法。在「殺人償命」 的正義大纛前,他們的命運殊途同歸,宛如報廢的 物件,但在律師、死囚家屬面前,標籤之後卻是一 個個血肉之軀。全片以平實的採訪片段與報導影像, 不拘泥於法條本身,而是深刻表達了導演對「人」 的處境的關懷,爬梳現代台灣司法死刑史之餘,也 引出了對現行體制的叩問。
我的儿子是死刑犯
-
神戏
-
HD
幸福定格之我愿意
婚纱照是情感的显影,华人社会特有的文化礼俗及真性情都无一遗漏地被记录在婚纱照之中,它让所有人相信,这是一个能用金钱交换具象幸福的造梦工厂。在步入婚姻之前,王子与公主都期待着幸福美满的爱情与未来。另一方,已身在婚姻之中的夫妻,听见的是他们之间的坦诚相谈。回看那象征婚约的照片,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幸福」、或是「爱」,转换成什么样的形式?经历了什么样的困惑?那些困惑,与当初的幸福想象,有着什么样的对应关系?而最后,王子公主终究也正式进入到这个婚姻的循环当中。本片以台湾与大陆两对拍摄婚纱的新人做为对照,并呈现婚纱产业中的关键者:婚纱摄影师的观点,尝试从一个轻松却不轻易的视角,带着观众一起翻开那本尘封于华人家庭中的某个角落的婚纱相本,从日常生活的淬炼中,回望那个幸福的片刻。
幸福定格之我愿意
-
海上情书
-
布洛卡区
-
舞径
-
HD
台湾男子叶石涛
本土作家葉石濤,是台灣文學領域的重量級大師。在台灣文學發展史中,他以先行者之姿,本著「台灣主體意識」前提下,率先寫出第一本有系統的台灣文學史《台灣文學 史綱》,不僅奠定台灣文學的地位,並成為後代台灣文學研究者的領航者。 在他六十餘年孜孜不倦的書寫生涯中,葉石濤經歷日治時期,以及白色恐怖的關押經驗,政治肅殺逼他低頭以小螞蟻哲學苟活於世;但對台灣作家命運的不捨與不甘心,卻 又鞭策著他在暗室一隅不斷與命運對抗,自稱「天譴」,永不停歇地書寫台灣以及個人的命運。 本片描述作家生命軌跡的同時,亦宏觀勾勒出台籍作家百年來在坎坷中奮鬥的共同命運。此外,更邀請年輕藝術家深入了解作家的作品後,分別以舞台劇、動畫、舞蹈劇場、落語等各式藝術表現手法,與作家的文本互相激盪出跨越時代的創作火花。
台湾男子叶石涛
-
HD
刺蒋
導演蔡崇隆在23日晚間於個人Youtube頻道上傳了《刺蔣》(1997)的全片連結,提供觀影者線上收看,內容主要在闡述1970年轟動一時的刺蔣事件,但要注意的是影片在24日晚間11點59分過後就會下架,想要觀看的網友記得手腳要快。 刺蔣事件發生在1970年4月24日,蔡崇隆導演在屆滿50周年之際,開放線上觀影,主要是讓想要更加了解當年整起事件的來龍去脈的人,可以藉由紀錄片裡第一手採訪與資料,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 《刺蔣》這部紀錄片於1997年問世,過往因為版權問題無法公開發行,一直被認為是一部富有神秘色彩的名片,片中採訪了多位名人來一起衛刺蔣事件揭開面紗,包含前美國臺獨聯盟創盟主席蔡同榮和刺蔣事件參與者鄭自財、賴文雄、黃文雄等。
刺蒋
-
摇滚乐杀人事件
-
芦苇之歌
-
HD
他们在岛屿写作愿未央
微风吹进朴旧的书房,父母共同写作的画面历历在目,朱家三姊妹翻出相簿及笔记,以子女的亲密眼光,看见小说家朱西宁与翻译家刘慕沙。 来台的日记,泛黄老旧的合影,日常点滴刻划出不为外人所知的台湾文学私史。一本本经典作品,挖掘出深层的回忆,〈铁浆〉的稿费买了冰箱 ,〈八二三注〉成为了家用的计算纸,而未完成的遗世之作〈华太平家传〉,则成了朱家未竟的最大愿望。 天文首次执导,以影像撰写两个台湾文坛代表的生命历程。走访台湾旧居,远赴中国探亲,丰富的家庭史料及私密的亲友交谈,言语间文坛巨擘俯拾拾即是。在身为作家及女儿的双重认同 中,让文学的传承跨越三代,累加加上文学朱家的时代叠影。
他们在岛屿写作愿未央
-
工寮
-
水路远洋纪行
-
HD
我们在这里生活
他们在台湾与越南之间漂浪迁徙,寻求更好的生活。有选择或没有选择地,在这距离越南1700多公里远的岛屿落锚,成为我们。 没办法选择在哪里出生,定邦流着台湾爸爸和越南妈妈的血液,边打工边自学,跌跌撞撞,朝着成为电影导演的梦想前进;北越的小芳、南越的金线,选择与台湾人结婚,养儿育女,操持夫家生意,为家庭累积理想未来的资本;曾在台湾帮佣多年的阿问,回越南后盖了三层楼的家,视野已经不同的她,即使借钱也要让两个儿子文山、文进再到台湾工作,见识外面的世界。 来往台湾和越南的他们,见证两地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感受复杂的人际冲突与冷暖,用生命写下跨国移动的一行短句,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寻常风景。 我们不一样,拥有不同的条件与机会。相同的是,不确定自己的选择对不对,不知道未来在何方,也许在台湾,也许在越南。 我们都一样,以个人微小的力量,在广大的世界里求生存。移民和移工,如落地的水笔仔,只要有水,就能活。未来,也许就从这里的生活开始。
我们在这里生活
-
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
如常
-
正片
逆者
On the surface, Jeff is a success. At the height of his career as a financial analyst, Jeff bankrolls an annual salary in the 7 digits. But deep down, he lives a numbing existence, feeling empty and devoid of purpose. One day, Jeff decides to walk away from it all. Leaving behind a cushy job, trading in briefcase for boxers, Jeff trains to become a Mixed Martial Artist. A year ...
逆者
-
幻象人
-
山椒鱼来了
-
HD
红盒子2017
陳錫煌,已故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長子。李天祿因入贅陳家,長子按規定得姓陳。父親巨人般的身影、異姓父子的特殊關係,為兩人種下難解心結。2009 年,高齡七十九歲的陳錫煌離開家族庇蔭,只帶著紅盒子內供奉的戲神田都元帥,用自己的名字另創劇團,成為深獲國內外肯定的人間國寶。然而,傳統布袋戲的快速沒落,卻又讓他面臨空有一身絕學、慷慨授藝不藏私,可是後繼者寥寥可數的困境⋯⋯。 楊力州愛看布袋戲,工作室取名「後場」,意指拍紀錄片一如為布袋戲敲鑼打鼓的樂陣,是在陪襯鏡頭裡的精彩人生。《紅盒子》製作歷時十年,不只紀錄八旬長者的傳承使命、探究兩代國寶間的矛盾,更以大銀幕展現老師傅為戲偶注入靈魂的掌中技藝,企圖將傳統布袋戲的獨特魅力,重新帶回常民生活。 Chen Hsi-huang is the eldest son of Li Tien-lu, the renowned Taiwanese glove puppeteer, but his relationship with his father had always been strained. At the age of 79, Chen set up his own troupe, which soon earned recognition all over the world. Nevertheless, Chen finds no one to pass on his great skills... 本片與2010年為NHK剪輯的一小時內版本不同
红盒子2017
-
他们在岛屿写作:新宝岛曼波
-
唬烂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