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把腳踏車掛上路燈的狂野少年,一位有強迫症的女人,三個拿著真槍真彈、在週末夜玩俄羅斯輪盤的酒友,加上總是在街角鬼吼高唱的唐氏症少年,組成了這部奇異而帶點哀傷的佳作。導演一鳴驚人的首部長片,精準而幾近「偽紀錄片」式的場面調度,透露了創作者對電影媒體比說故事更有野心的企圖:讓電影成為社會的實驗室。
演員出道的英國導演康諾博魯,首部長片《尖叫開麥拉》便笑翻眾影壇、好評如潮。電影以偽紀錄片手法開場,講述一位紀錄片導演遇上立志成為連續殺人犯的男子,兩人一拍即合,更決心組織殺人集團,從面試嗜血同黨到進行合宿集訓,一場殺戮儀式即將展開,最爆笑的虐殺電影就要登場。影片精妙擷選並顛覆所有驚悚類型元素,更讓人捧腹大笑。對虐殺電影人設及橋段如數家珍,或熱愛《吸血鬼家庭屍篇》冷調幽默的奇幻發燒友們,千萬別錯過!
1967 年,四位 CIA 探員以拍攝紀錄片的名義,欲揭穿 NASA 阿波羅計畫,卻意外將自己一步步推向凶險的邊際。「阿波羅登月」被認為是美國最大的陰謀之一,不少人相信阿姆斯壯根本沒有踏上月球,導演以偽紀錄片形式讓觀眾親臨這段爭議歷史,更將正在拍《2001 太空漫遊》的庫柏力克也拉進陰謀論的說法裡。玩弄真實與虛構的界線,暗藏對冷戰時期的嘲諷。